技术赋能课堂,智慧引领成长

时间:2025-03-30     阅读数:0      作者:高中部 刘晓丽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工智能与教育正在进行深度融合。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学习,才能提升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助力教育创新与未来发展。为此,3月28日-29日,高中部组织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骨干教师,在齐梦皖主任的带领下,赴杭州参加了“人工智能在高中教学备考中的应用”高中教学实践研讨会,共探“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创新发展之路。

 

微信图片_20250330213318


会议启幕:生成式AI开启教育新篇章

 

研讨会开幕式上,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专家杭州师范大学范文翔副教授以“如何应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与教研”为题开展主题讲座。范教授通过专业的知识讲解和丰富的实践案例,系统阐释了如何利用AI重构教学流程、提升教学效率,并指出“生成式AI不仅是教育教学的辅助工具,更是教学创新的催化剂”。


微信图片_20250330213337


同时,范教授还现场演示了基于大模型的AI系统,指导了常用AI工具的操作技巧,更新了参会教师们对教学教研模式的认知,引发老师们对“人机协同”模式的深度思考,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开幕


分科实训:AI助推教学提质增效

 

会议聚焦实效,设置语文、数学、英语、管理四大分会场,直击学科教学及管理工作痛点,呈现多元实践案例,以期提升教育教学工作效能。

 

    语文:AIGC赋能,重构教学范式 


上海市杨浦区教研员金莉博士以“AIGC赋能高中语文教学”为主题,指出“AI教研助手可通过数据分析,帮助教师识别教学盲区,优化教学设计”。杭州市钱塘区人工智能教研员孙琍博士和钱塘高级中学高逸琦老师则分别立足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作文教学,分享了运用AI工具的实践成果,强调了巧用AI工具不仅能优化教学流程,还能为教师教研提供数据支持,进而通过数据反哺教学设计,助力精准教学策略的实施。


光影魔术手拼图1


数学:数智融合,构建自适应学习

 

四川省特级教师甘平围绕“人工智能背景下高中数学自适应学习”主题,结合AI分层教学系统,详细阐述了教学导入、活动情境的设计路径,提出AI自适应教学新模式有助于精准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杭州市钱塘中学数学名师朱砂砂老师长期致力于高中数学教学新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讲座中,朱老师通过AI应用软件的深度讲解和示范操作,向与会老师们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给数学教学带来的强大资源,为构建更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与精准备考带来诸多启发。 


光影魔术手拼图2


英语:技术驱动,突破备考瓶颈

 

杭州师范大学范志翔教授以“AI赋能教学”为主题,通过生动案例,分享了AI工具对于教师制定更加生动准确的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设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技术为驱动”的鲜明主张。杭州市人工智能教研员谢永业老师则重点阐释了“生成式AI”,分享了运用AI工具的实践成果,谢老师指出,AI技术能够迅速、精准地捕捉课堂中的关键教学行为,对课堂上师生互动频次、学生参与度等进行智能分析,有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方法。


光影魔术手拼图3


管理:实效引擎,激活发展动能

 

浙江省绍兴市鲁迅中学陶成永校长以“2025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为题,从明确方向、把控节奏、注重过程、调整状态四大方面分享了尖优学生的培养路径,指出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要立足常规,“把小事做精,把细节做亮”,精细管理,高效落实,才能有效助力学生快速成长、全面发展。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陈伟浓则围绕“学校管理的理念与实践”主题,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并重点围绕干部队伍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阐述如何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素养建设。

 

光影魔术手拼图


总结展望:AI多维重塑教育生态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通过10余场专题讲座、3大学科深度实训及主题研讨,全面呈现了AI赋能教育的实践图景。会议通过理念阐释、技术解析、实践操作,构建起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衔接桥梁。高中部参会老师们通过深入学习,不仅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更掌握了切实可行的实操方法,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点。老师们定会将所学内化于心,继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

 


教育因AI更高效,AI因教育更有温度。随着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纵深渗透,教育数字化转型已从趋势演变为必然要求。学校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教育变革,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以技术赋能课堂,加速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于教育数字化浪潮中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文字:刘晓丽

审核:齐梦皖

学校地址:
安徽 · 阜阳 颍州区清河街道办事处三清路99号

招生电话:0558-3997777

联系邮箱:fybwxh@126.com